心理云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资讯 - 行业资讯
北大六院专家说 | 陆林院士: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20年
来源: 日期:2022-03-22 阅读:223

近日,《院士开讲》第十期在抖音、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上线。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以“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题,为网友讲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以及疫情时期的心理疾病。

陆林是精神医学领域首位中科院院士,长期关注新冠疫情心理防治。他在演讲中表示, 疫情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20年。该期节目上线至今,已吸引超过700万人次观看,并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关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风险

在《院士开讲》的演讲中,陆林院士给出了一组数据,到2021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增加了约7000万抑郁症患者和9000万焦虑症患者,失眠患者则多达数亿。

这样的结论源自陆林团队对于新冠的持续研究。2020年2月,陆林团队进行了一项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调查发现,居家隔离的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且大部分人在疫情后也未能恢复健康。

2020年5月,陆林院士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在武汉指导湖北省疫情后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8月,陆林院士所在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成立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中心,帮助武汉市民走出新冠心理阴霾。当年9月,“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在武汉武昌医院成立。

种种问题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尤为突出,容易被忽视。据陆林院士团队调查,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抑郁发生率达24%左右,失眠发生率达23%,发病率明显高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陆林院士的门诊中,有许多在疫情居家期间沉迷游戏的孩子。他们晚上熬夜,白天睡觉,生物节律颠倒,导致情绪低落,无法正常上学。

疫情期间应该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陆林院士表示,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保持良好睡眠。有研究显示,一宿不睡,次日早上抽血化验发现,人的身体中超过20种指标不正常。陆林院士建议成年人在晚上11点半左右睡觉,每天保证6.5小时以上,最好睡7-8个小时。小学生要睡够10小时,中学生要睡够9小时。

除了睡眠,情绪对于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过度的喜悦不一定是好事,而适当的愤怒也并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悲伤可能有益创造。值得注意的是,对工作是否充满兴趣也是评判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长期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也可能意味着心理健康亮起“红灯”。


 

陆林院士在抖音科普栏目《院士开讲》中


破除心理问题污名化与病耻感

在《院士开讲》中,陆林院士重点科普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防治。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至少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在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大约是17%左右。

陆林院士介绍,抑郁症的特点是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不好,除此以外,也可能表现为没有生理疾病但总感到身体不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要就医。青少年、退休老人、产后女性、独居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焦虑障碍也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发病率达7.6%。焦虑症主要表现是与现实不相称的情绪体验,比如过分的紧张和担心。

陆林院士讲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可观,七八成患者可以治疗有效,甚至痊愈。但很多人对心理疾病不了解,或是回避问题,讳疾忌医让治疗难度增加。据统计,中国约8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看病治疗。陆林院士认为,社会需要破除对于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和病耻感,加强心理健康普及和教育,这也是陆林院士参加《院士开讲》的初衷。


 

  《院士开讲》抖音主页及往期内容


演讲的最后,陆林院士还展望了心理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将大有可为,例如机器人医生可以陪伴自闭症儿童,目前已有许多心理治疗中的“阿凡达”,可以在线上进行数字心理医疗。未来具体的目标是,全民心理健康的素养水平从20%提高到30%以上。中国心理健康的未来,需要全民参加。

  •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198号C12国际中心A座F20

  • 电话:025-8656-1830

  • 爱聆心理热线:400-780-2020

  • 业务合作:15720817062

  • 销售服务邮箱:385259639@qq.com

  • 销售服务QQ:385259639

分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4-2022 版权所有 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3615号-2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